合影留念
座谈会现场
一别十年,王国胜与宋广征的两双手再次紧紧握在一起,见证中国医疗器械产业的沧桑巨变。2025年仲夏,长沙高新区医疗器械产业园迎来一场意义深远的会面。驼人集团创始人、总裁王国胜率团队到访海凭国际长沙园区,与湖南省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名誉会长、海凭集团董事长宋广征进行深度交流。
这是两位产业领军者跨越十年的重逢,更是河南与湖南两大医疗器械重镇的一次战略对话。
王国胜
宋广征
01 十年重聚首
在医疗器械产业版图上,王国胜与宋广征都是标志性人物。作为各自省份行业协会的掌舵人,他们分别引领着河南与湖南的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王国胜执掌的驼人集团已成长为麻醉与介入耗材领域的龙头企业,而宋广征打造的海凭国际则成为医疗器械产业园区运营的典范。
会谈中,王国胜详细介绍了驼人集团近年来的转型战略。重点提及2025年5月成立的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联合体,该平台已整合首批5000万科研基金,发布了39项前沿技术攻关课题。
“签约只是起点,产线才是赛场。”王国胜引用他在创新联合体发布会上的表态,强调集团正全力打造国内领先的医疗器械创新生态圈。
在区域布局上,驼人集团在湖南的合作已迈出实质性步伐。集团创新性的 “企业—医院—科研机构”三方协同模式已在湖南多家医疗机构落地,推动医疗器械研发产业化。
02 转型新路径
面对老友,宋广征分享了海凭集团的二次创业历程。海凭已从传统产业园区运营商向人工智能与医疗器械融合领域进军,开启战略转型新篇章。
海凭集团在长沙打造的医疗器械产业园已成为湖南自贸试验区的重要载体。宋广征特别提到去年6月举办的湖南省第一届医疗器械应用场景对接会,这场500余家企业、300余家医疗机构参与的盛会,展示了海凭搭建产业生态平台的能力。
在人工智能领域,海凭已与多家科研单位建立研发生产合作。宋广征敏锐把握到全球医疗AI市场已达367亿美元规模、中国占据三分之一份额的重大机遇,将AI技术作为园区企业赋能的核心方向。
参观文化馆
03 产业新趋势
两位产业领袖就当前医疗器械发展的新特点与新问题展开深度交流。双方一致认为,行业正经历三大变革:智能化革命、材料创新与临床需求升级。
智能手术器械正从“辅助工具”向“决策中枢”跃升,如AI辅助手术系统能提前预警血管损伤风险;生物材料应用突破“结构支撑”边界,向“组织再生”延伸;而临床端更关注“设备+耗材+服务”一体化解决方案。
王国胜分享了创新联合体在 “产-学-研-用”一体化生态链建设的经验。联合体通过细化研发节点、明确产业化路径、建立长效转化通道,分阶段推进高价值项目临床应用验证与规模化生产。
宋广征则聚焦政策衔接痛点,提到近期组织的医保政策座谈会成效。湖南省医保局负责人在会上系统解读医保政策目标,强调建立“四个体系”支持创新产品推向市场。
04 豫湘新联动
作为河南与湖南两省医疗器械行业协会的会长单位,双方就推动区域产业协同达成共识。
王国胜与宋广征共同表示,将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针对企业实际需求精准匹配资源,助力两地企业在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上实现深度联动。这一合作呼应了湖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欧阳志刚考察海凭园区时提出的产业发展方向——从 “高数量”向“高质量”转变,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
驼人集团在河南构建的创新联合体与海凭集团在湖南打造的应用场景对接平台,形成产学研协同的南北双翼。两地合作将推动医疗器械产业从“功能实现”到“价值创造”的范式转变。
会谈中,宋广征正式邀请王国胜作为湖南省第二届医疗器械应用场景对接会的出席嘉宾。去年6月的首届对接会汇聚了政产学研各界力量,链接省市医疗机构等各类资源,支持产品应用推广。
05 海口新约定
十年情谊,未来可期。两位老友在会谈结束时做出一个温暖约定:今年十月在海口再聚首。
海凭国际在海口的布局已初见成效。2025年6月,海南自贸港首届(2025)医疗器械项目资本企业对接会(创融汇)暨“乐城研用+海口生产”国际创新药械项目落地签约仪式在海凭国际·海口高新区医疗器械园举行,在会上宋广征详细介绍了海凭在医疗器械全产业链布局、产业服务平台搭建及创新生态培育等领域的成果。
宋广征表示,海南自贸港建设为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提供了独特机遇,十月再会时将进一步探讨如何借助政策红利,加速企业发展。
驼人集团创始人王国胜(左)与海凭集团董事长宋广征(右)十年后重逢,共谋医械产业发展新局
两位企业家并肩站在产业园观景台,远眺长沙高新区蓬勃发展的景象。十年前他们探讨的是产品与市场,十年后对话已升级为生态与范式。
“未来五年,智能器械与AI、5G的深度融合将催生‘无感手术’新场景。”王国胜指着远方正在建设的智能医疗大楼,语气坚定。
宋广征微笑颔首,他手中的日程表已标注好十月海口之约。南北呼应的医疗器械产业新版图,正在两位老友的握手间悄然铺开。